#误杀3#看完《误杀》3,基本符合心理预期(未抱太大的期待)中规中矩。
电影一开头人物在走剧情时,佟丽娅饰演的女老师的身影倒映在豪宅窗户上,我就知道男主女儿遭绑架是这个老师干的。这也是电影的常见表现手法,比如镜中人,水中影等,虚实结合,镜花水月,用倒映的方式暗示人物的多种身份OR多重人格。
当然,后面剧情也有很多类似的表现手法,只是比较浅显,是如我这种小白观众都能看出来的。感觉导演很想攒个大的,但又担心观众看不懂,所以降低了很多标准,比如在剧情深度上做了妥协。

如果中国就一个陈思诚还好,不过今年我们不只有陈思诚,还有陈思诚的徒弟柯汶利的《默杀》,马浴柯的《重生》,如果哪天华语影坛有五个、十个陈思诚,那只会是影坛的慢性自杀。
陈思诚现在的模版电影,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“用力”,特别像精致版的网络短剧,所有的设计都只是为了观众表面感官的爽感。下面我从《误杀3》身上总结一下陈思诚电影模版的套路,以及其又有哪些精进。
首先《误杀3》让我非常难受的一个点就是音效,实在是太吵了。
虽然以前陈思诚式的电影配乐也都比较重

距离2019年《误杀1》上映已经过去五年,随着前两部的票房佳绩,“误杀”系列逐渐成为了国产犯罪悬疑题材的头部IP。《误杀3》在继承前作优点的基础上,实现了多维升级,不仅延续了“为爱犯险,保护家人”的内核,更将焦点对准了儿童贩卖这一社会热点,充分展现了主创团队对现实议题的敏锐关注和打造精品商业IP的野心。
误杀系列的魅力,在于将犯罪悬疑与亲情伦理深度融合,通过紧张刺激的情节和深刻的人性探讨,将观众带入一个个充满张力的故事世界。《误杀1》通过巧妙的瞒天过海之计展现了底层人物与权威的对抗

《误杀3》在影片落幕之际,抛出了一组令人心痛的数据: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,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名儿童失踪,平均每小时就有137个孩子。当这部109分钟的电影结束,估算又有超过200名儿童与家庭分离。
现实中的悲剧,在影视作品中被放大,使得观众感受到深入骨髓的惊悚。《误杀3》以一起富豪女童绑架案为起点,绑匪提出了一系列诡异的要求,并全程直播,其真实意图是揭露多年前一起离奇的惨案:
一艘轮船爆炸,23名儿童遇难,无人幸存。官方宣称这些孩子是无身份的偷渡难民,然而

除了《误杀3》的多重反转,我们更看人性的迷踪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luxshine.net/show/id-115910.html